2017年可以說是環保政策年。恰逢“大氣十條”迎來終考,相關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標準密集出臺、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印發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開始征求意見……
作為環保產業的核心內容、環保技術的重要載體,8月24日,環保裝備再次迎來政策暖風——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實現目標產值10000億,并且“十三五”期間新增產值是“十二五”的2倍。
業內人士表示,環保裝備產業屬于政策導向性行業,在暖風頻頻吹拂下,行業發展將提速。從目前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2016年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產值已達6200億,近5年的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未來將達到萬億市場級別。
多重戰略紅利加身,環保裝備產業將成為企業打開市場的新切入點。從產業發展的區域看,長三角區域仍然是環保設備制造集聚區。同時,這一地區工業企業眾多,存在大量治理需求,也促進了環保設備企業的發展。
從細分領域看,意見稿提出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涉及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等八個重點領域,帶動產業鏈發展。
環保裝備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藍海日漸擴容,但是從環保裝備產品來看,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能力不強,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因此技術創新將成為今后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如何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先進環保裝備的有效供給成為產業亟待解決的發展“瓶頸”。
當然,發展壯大綠色制造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業亟需采取加強管理、控制成本、保護知識產權、打造強勢品牌等舉措,接通資本市場,實現環保裝備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
先進環保技術裝備能有效提高供給能力,市場占有率也將大幅提升。對于企業而言,如何在萬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創新、技術為不二選擇!通過以產業鏈為紐帶,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拓寬服務領域,大幅提升技術水平,實現精準研發,提高產品研發效率,攻克一批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
與此同時,企業必須優化環保裝備產品結構,逐步開放形成針對不同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化、系列化產品;根據客戶需求,打造一批定制化產品,形成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