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作為新時期我國發展的五大理念之一,不僅漸漸深入人心,更是催生了一個體量巨大、潛力巨大的環保大產業。“目前可以說是公司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在回顧了自己20多年的從業經歷之后得出了這一結論。
通常而言,政策、資本、技術是產業獲得快速發展必不可少的三大推力。就環保產業而言,其本身是政策驅動型的。據中國證券報不完全統計,2016年12月《“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以來,國務院和各部委印發的完善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文件多達40余個,涉及健全法律和標準體系、監管機制改革、稅費改革等各方面。同時,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法》也于近期開始征求意見。
特別是近兩年,國家對環保“高規格”的聚焦和“高密度”地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無疑為本已駛上快車道的環保產業又踩了一腳油門。在政策面上,2017年以來,各部門對生態環境治理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7年還是“水十條”、“大氣十條”落地實施、完成階段目標的關鍵之年。
雖然目前中國環保產業在規模上與行業全球巨頭相比仍有差距,但中國環保市場巨大,加之利好政策密集,環保產業有望加速崛起成為真正的支柱性產業。據人民日報9月4日消息,政策層面對環境治理的要求已有很大轉變,不僅表現在以環境質量為核心,各方要求也變得“綜合”,推動環境產業需求從單一到綜合,從單一的治理模式向“治理—修復—建設—創造”的模式轉變。
從投資市場層面來看,國家各類環保標準的提高和嚴格執法,倒逼出了環保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在環保督察持續強化的“不容有失”的監管理念下,一些環保類上市公司或將從中受益。相應地,政策紅利對環保產業、節能減排領域以及生態保護領域的支持構成了A股市場環保類上市公司股價強勁的重要支撐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多輪環保風暴下,環保企業將率先喝上“頭啖湯”。
也正是在加速釋放的政策紅利中,環保產業正加速步入黃金發展時期。Wind資訊顯示,截至8月31日,52家環保板塊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其中同比上漲的企業占比超過7成。業界普遍分析指出,社會對環保的關注,也有效刺激了資本市場,滬深兩市幾乎每年都有“環保板塊行情”。
但環保行業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并不能僅靠人為的催生或政府的推動。未來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之間找到平衡。在被業內估算高達數萬億的市場蛋糕誘惑下,越來越多國企、央企介入其中。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在采訪中也坦承,“市場蛋糕越大,競爭也就越激烈。”隨著環保政策利好不斷發酵,環保企業將從綠色發展理念中汲取更多養分,也將成為引領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指出,“我們預判,到2030年左右,中國或能夠把大面積傳統型的污染治理解決好。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還是有治理空間的。”環保部今年還將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年底前鋼鐵、火電、水泥、煤炭等8個行業達標排放計劃實施要取得明顯成效。因而,怎么整合成一個有機主體,怎么讓其實現內在的融合,成為一個強的企業,可能是下一個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