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大力整治環境問題以來,環保行業像打了雞血一樣,雄赳赳氣昂昂,顯得十分堅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量的環保公司一夜之間冒了出來,環保市場空前繁榮。
“十三五”期間,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從建設加上五年運營費共有約1400億。面對這塊大蛋糕,眾多環保企業虎視眈眈、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可實際情況是,目前中國的農村污水處理面臨很多問題,不單單是資金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目前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尚不成熟,甚至至今都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的方案。在這樣的狀況下貿然投錢,這場盛宴過后只能是一片狼藉。所以,不管蛋糕做得多大,做的都是“發農村污水治理的財讓農民繼續在污水中掙扎”的無用功,最終坑得還是老百姓。
治污如治病,首先要做的是望、聞、問、切,要搞清楚農村污水的狀況,遠不是領導拍一下腦袋、劃一筆款就能解決的。目前,農村污水治理問題很多,可以說病得不輕:
一、農村污水的來源
1、廚房用水,多是刷鍋、洗碗、淘米、洗菜等用水,污水中含有很多菜屑、動植物脂肪、醋酸、碘、鈉、氯等有機元素、化學元素,對水質和土壤有很大危害。
2、洗滌用水,洗滌污水中由于使用各種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洗發水等等,含有很多化學元素,排放以后會加重土壤和水質的負擔,尤其是磷。雖然我國實施了改村改廁,但是許多農村還在使用旱廁。
3、沖廁廢水,在沖水廁所普及地區,會產生大量的“黑水”,沖廁廢水中N、P、BOD 等濃度很高。而仍使用旱廁的村鎮,沖廁廢水產量較少。
4、牲畜糞便廢水,農村很多農戶養殖畜禽,會產生大量的畜禽糞便、沖圈水,糞水中含有大量高濃度的 N 、 P 、 BOD 、 COD 、 SS ,對水質土壤空氣污染嚴重。
5、小作坊作業產生廢水,隱蔽零散,長期積累,危害很大。
二、農村污水的特征
1、成分復雜,包含農村居民生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污水;
2、面源廣,收集困難;
3、間歇排放,水質、水量波動大,受季節影響較大;
4、有機物濃度偏高。
三、農村污水的排放現狀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農村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這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壓力。由于政府缺乏污水處理意識和治理資金,導致我國90%的農村都沒配置污水處理系統和相關排污渠道。據統計,中國農村每年產生的污水量約為80億噸,其中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長期無節制、無處理地排放生活污水已經導致了地表水水質下降,河道、湖泊水源嚴重污染,破壞農村生態環境,危害居民身體健康,阻礙農村社會發展等嚴重后果。
四、農村污水治理存在的問題
1、農村污水處理的工程量大
通常一個完整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系統包括室內衛生設施、室外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三個部分,三者分別對應個人衛生需求、社區環境需求和公眾環境需求。這三個部分不能孤立地分割,只有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時,才能保證最佳的污水處理效果。而當下的狀況是:①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虧欠,因此很多農村污水處理工程項目不僅要建設室外排水設施(包括污水收集管道和污水處理設施),還可能會延伸到室內的衛生間改造;② 中國有超過6億人口在農村。所以,工程量巨大,施工復雜,這就增加了農村污水處理的工程量。
2、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單位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高
以村落為主要集聚形式的農村,其人口規模與居住密度都遠低于城市。除土地成本以外,在相同出水水質要求下,污水處理設施的單位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普遍高于城市。我國大部分農村土地資源并不豐富,污水處理工藝不可能大量采用占地指標很高的處理方法。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在很多情況下是對現有村莊的改造,涉及對現有道路和綠化等設施的破壞與恢復,從而使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單位造價大幅提升。總體而言,按人均或戶均投入計算,農村污水處理的成本要高于城市污水處理的成本。
3、農村污水治理組織實施成本高
農村污水處理在管理功能上涉及基礎設施、衛生健康、環境保護、水利與水源、農村與農業等多個方面,然而目前政府管理體制并未將污水處理系統的多個環節和多種功能按照不同政府部門的管理職能進行有機結合,農村污水處理同時存在條塊分割、組織不力、監管缺位等現象。
農村污水處理行業管理體制缺失。污水處理有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兩種方式,集中處理主要適用于居住密度和人口規模均較大的城鎮,分散處理主要適用于居住密度和人口規模均較小的農村地區及不適合通過主干管網連通收集的城鎮片區。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的管理需求、技術需求與環境約束存在很大不同,適合作為兩個行業區別對待,這也是國外通行的做法。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兩種處理方式都可以適用,但需要從技術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角度進行對比和選取。
結合我國農村實際,考察國外發展趨勢,采取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勢在必行。然而,我國目前尚未將分散污水處理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業部門來管理,現有的適用于城市的污水處理行業管理體制,與農村污水處理的需求不相適應,導致規劃、監管與技術標準等缺失,嚴重制約了農村污水處理的有效開展。農村污水處理需要大量采用分散污水處理的方式,對組織實施的要求高于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未有成熟的經驗。
此外,農村污水處理具有農村工作的一般性特征,與城市相比,農村情況復雜,農村居民的整體素質和基層干部的管理水平不及城市,使得農村污水處理組織實施的難度高于城市。因此,農村污水處理組織實施成本高于城市污水處理。
4、農村污水處理資金保障能力低
經費短缺一直是制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難題。全國約有 60 萬個建制村,其中很多村缺乏必要的環保設施,迫切需要資金支持。由于沒有科學的集資機制和渠道,民間資金難以投入,單純依靠財政預算,對于地方財政困難的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難度極大。
污水處理設施建成后,為了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必要的維護經費不可缺少,而許多鄉鎮地區用于環保事業的資金缺少相應的保障制度。除少數地區將運行管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外,大部分地區僅有很少的補助經費,不能滿足設施正常運行需要,出現設備“曬太陽”現象,降低了設施效益的發揮水平。目前面臨的資金瓶頸有:
① 總量不足,影響到農村污水處理的整體推進速度。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投入主要來源于縣級政府財政,但長期以來我國所實行的城鄉二元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縣級公共財力不足,農村居民支付能力有限且缺乏為污水處理付費的意愿,致使農村污水處理面臨投入不足、投資分散的尷尬局面,農村污水處理不能得到大面積開展。
② 資金供給的強度不足。農村污水處理屬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范疇,設施壽命應能達到 30 年以上,由于客觀上受到資金供給總量的限制,主觀上受到決策者的錯誤觀念導向,我國當前的農村污水處理工程普遍存在片面追求不切實際的低成本的傾向,部分工程預算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或被任意截留,不僅導致大量的“半拉子工程”和無效建設,同時也使得已投資建成的工程因運行費用不能落實使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③ 資金供給的可持續性較差。我國當前的農村污水處理投入大多依賴于領導的意志和突發性的環境事件,缺乏制度性的、可持續性的安排,是制約農村污水處理最主要的結構性問題。這不僅導致所謂的“重建設、輕管理”“重建設、輕運行”的現象,而且也使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建設不能獲得良性的發展環境。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保證農村污水治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很多地方政府開始探索PPP模式在農村環境治理領域的應用。可是,一個健康的PPP首先應是理性的。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推行PPP模式,必須在前期把賬理清,找到合理的回報機制。很多項目在前期考慮不全面,為了簽合同而簽合同。由于合同內容過于理想化,最終扯皮現象不斷,而導致PPP合同雙方鬧掰的情況也絕不占少數。
因此,大力推行PPP模式的同時,合同雙方必須在保證公平合理的合作前提下,從自身實際出發,在雙方能力范圍內,擬定合理的合作內容,否則就是不負責任,也很難真正解決農村污水問題。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市場還不成熟,如果以炒作為目的,或單純追求短期效應,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是沒有未來的。
5、農村污水處理工藝、技術不夠成熟
農村污水處理局面復雜,難以下手,問題之一就是沒有可靠成熟的技術。就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而言,設施規模越小越難以穩定運行。一個日處理幾十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一旦穩定運行起來,慣性很大,想讓它不達標都難。可是,一個日處理只有幾十噸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要實現穩定運行,對工藝是要有嚴格要求的。所以,與城鎮污水處理相比,農村污水處理更依賴技術、更需要技術。
目前,國內常采用沼氣池處理技術、土地處理系統、生物濾池、穩定塘處理技術、一體化污水處理等技術,但是這些工藝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農村污水有其獨特的屬性,所以不能照搬城市污水處理的工藝。
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工作起步較晚,對于污水治理的意識還是相對薄弱,同時也缺乏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方面的深入研究。有人提出借用國外的經驗,盡管國外已經形成了一套先進的、成熟的污水治理體系,但是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農村現狀。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只有符合我國農村現狀的高效低耗的污水處理技術才是最好的。探索高效率、低投入、低運行成本,適用于分散農村污水處理的技術仍是我國農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方向。
6、農村污水處理缺乏規劃指導
在目前的農村污水處理實踐中,存在以下幾種突出的規劃問題,即過度依賴集中處理模式,忽視分散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集中污水處理系統布局不合理,存在城鄉分割、行政區劃分割的現象;在農村分散污水處理中套用城市的規劃技術,導致不恰當的污水處理規模和處理深度;對污水處理過程理解片面,管網建設和后期運維跟不上水廠規模,導致多數污水廠“建而不用”。
據統計分析,建制鎮污水處理廠數量由 2007 年的 763 座增加至2015年的3082座。處理能力方面也有了較大提升,從 2007 年的 416 萬立方米/日提升至 2015 年的 1992 萬立方米/日。作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中重要的配套設施,排水管線建設由2007 年的 87550 千米上升至 2015 年的 158288千米,增長約 81%。對比發現,排水管網的建成速度要低于污水處理廠建成速度。所以,排水管網不足是導致目前污水處理廠出現“建而不用”現象,成為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村鎮建立污水處理廠,所建立設施投資“廠管比”為 1:3左右,如果污水處理廠投資 500 萬,那管網投資要達到 1500 萬,如果管網沒有資金支持,建立的“廠”或者“站”就會很難運轉,這對村鎮的政府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所以這也是現在很多村鎮地區存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而不用”現象很重要的原因,造成資源浪費嚴重。
7、農村污水處理缺乏技術指導
在實踐中存在兩大誤區:
① 成本與技術誤區。污水處理屬于基礎設施建設范疇,建成后的設施應能夠正常運行,且使用壽命應保持在二、三十年以上。如因資金不足和急于求成導致無效建設,則是最大的浪費;相反,則是盲目的高投入,照搬城市污水收集處理的方式與技術模板,或試圖以昂貴的設備投資和動力消耗來減少精細化管理的需求。
② “因地制宜”誤區。農村污水處理過分強調并片面理解“因地制宜”,技術應用五花八門,導致生產制造、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均形不成規模效應,不利于降低投資與運行費用。盡管目前農村污水分散處理工藝、設備材料、運行管理等方面均不存在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點,但一些常見的成熟工藝技術仍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果,這與生產制造、施工及服務質量控制不嚴有相當大的關系,從而極大地挫傷了政府投資分散污水處理的積極性,同時也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8、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不完善
大中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且人員數量應滿足污水處理廠的需要。但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主體較多,既有鄉鎮政府、鄉鎮或流域水務站,也有村委會,權責不對等容易造成推諉扯皮、管理失效等現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人員多以當地村民為主,缺乏環保相關知識以及設備操作管理的相關技能,僅能負責設備的日常看護工作,難以勝任專業水平的系統維護,導致污水處理效果波動以及出水水質不達標等問題。計數據顯示,各地已建成的農村分散污水處理設施的有效運行率不足 20%,長期缺乏有效維護還將加快設施老化與報廢。目前農村分散污水處理設施通常由鄉鎮自行組織運行,這種方式難以配備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且存在監管難題,當運行維護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或沒有保障時,農村分散污水處理設施便成了擺設。
資料統計表明:截止到 2015 年我國有 6 億多農村人口,分布在 270 多萬個自然村,每年產生污水量達 100 億噸左右。由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普遍存在廠網建設不完善,水平低下的問題,導致農村污水處理率不足 10%,仍有大部分的污水未經處理就任意排放。相比于目前城鎮污水 90% 以上的處理率,農村污水處理形式嚴峻。
在這些問題里面,錢并不是主要問題,如果光靠錢就能解決問題,中國早就山清水秀了。沒有周全、切實的規劃,市場做得再大、環保公司數量再多都沒什么卵用,有時候做環保就如逛窯子,只上人不上心,完事就走,環保公司的目標是金山銀山,絕非綠水青山。再加上某些地方政府懶政、不作為,甚至與不法企業沆瀣一氣,那老百姓就慘了,抬頭不見青天,低頭滿目瘡痍。不排除一些地區環保做得好,環境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有人用蛋糕來形容農村污水處理市場,也由此引發了環保市場的繁榮。法理上講環保公司有做好工程的義務,但是沒有治理環境的責任。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政府就要把關,可依過去一段時間看,很不稱職,甚至玩忽職守。這就導致了大面積的亂建瞎建、建而不用、建而不能用、以建謀私、建個樣子等現象層出不窮,以這樣的初衷做環保,這塊蛋糕盛宴過后只能剩下一片狼藉,而這種貿然投錢的做法完全是人傻錢多的表現。
不下決心、不搞調查、不做規劃、貪圖省事、貪圖短期、貪圖利益、心中無民、心中無責、心中無法,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現狀,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農村污水治理將會跟中國足球一樣成為中國特色。